根據會議議程,其中重點提到將在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
伴隨著城鎮化發展步伐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成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早前,在第十一屆全國既有建筑改造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巡視員倪江波介紹,我國2000年前老舊居住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
國內現存的老舊小區大部分存在規劃滯后、抗震能力差、布局欠缺、道路狹窄、管線老化等問題,而且還存在著違法建設、危害安全違法建設、占壓管線違法建設等違建,所以對其進行結構加固改造是重中之重。
在建筑結構承載中,主要為梁、板、柱、墻體等結構構件的承載。除建筑整體的結構安全性不足外,還主要表現在結構單個構件的承載力不足。針對構件的加固形式就多種多樣了,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地理位置、施工環境和操作空間,合理選擇加固方式。結構構件的主要加固方式有:粘貼碳纖維加固、粘鋼包鋼加固、增大截面加固、鋼絲網片加固等。
粘貼碳纖維加固
一般是采用環氧樹脂或專用結構膠將碳纖維布或板直接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使之與構件形成受力整體。碳纖維在施工過程中,易于裁剪,易于施工,不需要大型施工機具及周轉材料,操作簡便,施工工期短,經濟性好。當改造空間過小的情況下,顯示出其極大優越性。
粘鋼包鋼加固
粘鋼多指粘貼鋼板,主要靠鋼板和構件之間的粘結力來加強原有構件的承載力,一般用來加固混凝土梁、板構件。
包鋼:在加固構件表面外包型鋼,型鋼與被加固構件之間灌注結構膠,采用化學錨栓、對穿螺桿、脹栓等措施,使型鋼和被加固構件共同受力,協調變形。包鋼一般用來加固混凝土梁、柱構件。
增大截面加固
根據加固設計規范要求,當計算后,承載超過40%時,就需要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方式。這種方式,工藝成熟,安全系數較高,各種環境都適用。增大截面加固可用于梁柱構件,同時也可以用于板、墻等其它構件。
鋼絲網片加固
這種加固方式主要針對磚混結構和底框結構,于墻體側面加鋼絲網片,并噴射混凝土或粉刷水泥砂漿,從面達到墻體加固的目的。隨著碳纖維材料的發展,碳纖維網格布逐漸代替鋼絲網片成為加固墻體的首選。
老舊小區的墻體大多為磚墻,屬于承重墻體,砌筑墻體強度較低,抗震性能差,此方法對墻體進行加固處理,保證了建筑的使用壽命延續,且效果良好。
當然,結構加固改造只是老舊小區改造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環境,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也是改造的重點,相信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中國的城鎮改造建設一定會越來越好!